职场“35岁门槛”正被打破
信息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:2025/10/29 11:10:00

  职场“35岁门槛”正被打破:多地招聘放宽年龄限制释放积极信号

  近期,多地事业单位、公务员招考及企业招聘陆续释放积极信号:长期困扰职场人的“35岁年龄门槛”正在逐步松动,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向35岁以上、甚至45岁以下的求职者敞开大门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四川眉山、遂宁等地已将事业单位招聘年龄上限放宽至本科38岁、研究生43岁;上海部分执法类公务员岗位报考年龄上限提升至38岁;山东、新疆、贵州等地部分事业单位及国企招聘岗位年龄放宽至45周岁以下。此外,北京一家国有文化科技企业、辽宁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在最新招聘公告中,也明确将年龄上限设为45岁。

  这一系列调整,标志着长期以来被视为“硬性标准”的“35岁职场门槛”正在被实质性打破。

  为何放宽?供需变化与政策引导双轮驱动

  专家指出,年龄限制的松动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  首先,我国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《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》显示,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85年的32.25岁上升至2022年的39.72岁。这意味着,35至45岁群体已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,而非“淘汰边缘”。

  其次,随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推进,社会对“中年就业力”的认知也在重塑。40岁左右的职场人往往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、稳定的职业心态和较强的抗压能力,在项目管理、客户服务、技术指导等岗位上具有独特优势。

  此外,国家政策也在积极引导。2024年9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“消除地域、身份、性别、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”,为打破年龄壁垒提供了政策支撑。

  企业视角:从“年轻崇拜”到“能力为王”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不仅是体制内岗位在放宽限制,部分企业也在转变用人观念。

  春秋航空近期招聘“空嫂”引发关注,将乘务员招聘年龄放宽至40岁,并优先考虑已婚已育女性。企业表示,这一群体在服务老年旅客、处理突发情况等方面更具耐心与经验优势。

  一位参与招聘的企业HR表示:“我们更看重大龄求职者的稳定性、责任感和实战经验。只要能力匹配、身心健康,年龄不应成为限制。”

  挑战犹存:观念转变仍需时间

  尽管趋势向好,但全面消除职场年龄歧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不少企业仍存在“年轻人精力旺、成本低”的刻板印象,部分岗位对35岁以上求职者仍设置隐形门槛。

  专家呼吁,构建包容性的就业环境,需要法律保障、企业实践与社会观念的协同推进。未来,应进一步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,明确职场年龄歧视的认定标准与处罚机制,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。

  “35岁不是终点,而是职业发展的新起点。”职场年龄门槛的松动,不仅是对个体价值的尊重,更是对人力资源的深度激活。当社会不再以年龄“一刀切”,而是以能力论英雄,才能真正实现“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”的高质量就业格局。


All Rights Reserved www.goodjob.cn 版权所有
企业招聘服务热线: 4006683633

首页 兼职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