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说“狗拿耗子”是多管闲事
信息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:2025/7/10 12:00:00

  今天探讨职场中一个有意思的话题,别再说“狗拿耗子”是多管闲事——重新定义职场中的“隐性责任心”

  在职场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:“这不是我负责的,我为什么要管?”

  这句话听起来很合理,似乎也符合岗位职责划分的原则。但如果我们深究其背后的动机与结果,就会发现:这其实是一种对责任认知的偏差。

  责任心,不仅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核心体现,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职场中走得更远的关键因素。几乎每位求职者在自我介绍时都会提到“我有很强的责任心”,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并践行了“责任”的含义呢?未必。

  一、责任不止于岗位职责:隐性责任才是关键

  通常我们对“责任”的理解,往往局限于岗位说明书上的条条框框,也就是所谓的“显性责任”。然而,在现代企业管理中,仅靠这些硬性规定远远无法覆盖复杂的工作场景。

  真正推动团队协作、提升组织效率的,是那些未被明文写入岗位职责的“隐性责任”——比如主动发现问题、提出建议、跨部门协调、甚至是在别人忽视的地方默默补位。

  换句话说,有些“瞎操心”,其实是责任心的表现。

  二、案例一:不是我的职责,但我选择负责

  A是某公司财务经理。一个周日清晨,他到公司值班,发现大门紧闭,门口已经聚集了几辆车,司机们不断鸣笛却无人应答。

  他走近门卫室,透过窗户看到门卫正在熟睡。

  于是,他拨通了保卫科长B的电话:

  “B科长,现在大门打不开,门卫睡着了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其他同事也遇到过类似情况。”

  B回应说:“睡着了叫起来不就完了,谁还没个犯困的时候。”

  A坚持道:“每个岗位都有其责任。如果这种现象不处理,会影响整个公司的秩序。你必须按照制度给予处罚,或者如果没有制度,就尽快制定出来。否则,我会将此事提交经理办公会。”

  挂断电话后,B嗤之以鼻:“真是狗拿耗子,多管闲事。”

 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  A的行为看似越界,实则是基于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。他没有因为“这不是我的职责”而袖手旁观,而是选择了担当。这种责任感,正是企业最需要的“隐性责任心”。

  三、案例二:统筹≠通知,责任不能止步于传达

  公司接到一笔紧急订单,要求5天内发货。供应链主管C接单后迅速安排,却发现原材料需2天到位,生产3天,包装1天,运输1天,总共7天,显然超出了交期。

  C心想:“我只负责运输环节,只要我这边不耽误就行。其他的我不负责,也不能控制。”

  于是他只是把交期告知各部门,没有进一步跟进或协调。

  结果到了第3天,原材料才刚刚到位,眼看工期严重滞后,业务员只得向督察办反馈,最终召开紧急会议解决问题。

  会上,督察办问:

  “既然是你统筹这个订单,那你有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时间节点?”

  C回答:“我只是通知了交期,他们自己应该能安排好。”

  “那你的统筹意义何在?虽然你不解决具体问题,但你有责任反馈问题、推动协同。”

 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道理:岗位职责之外的责任,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责任心的试金石。真正的统筹,不是“我通知了”就完事,而是要确保整个链条顺利运作。

  四、隐性责任心缺失,才是推诿扯皮的根源

  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、绩效考核日趋细化的背景下,显性责任的缺失已经很难存在。但恰恰是“隐性责任心”的缺失,成为了部门间推诿扯皮、效率低下的核心原因。

  对于个人而言,缺乏隐性责任心会限制职业发展;

  对于企业而言,缺乏隐性责任心的文化,则会导致组织僵化、执行力下降。

  五、构建真正的责任心文化:从岗位职责到全局意识

  责任心不应仅仅停留在岗位说明书上,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。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,还要关注整个项目的进展、团队的合作、企业的利益。

  因此,在职场中,我们要学会:

  在发现问题时主动提醒而不是沉默;

  在任务受阻时积极沟通而不是等待;

  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不推脱而是协助;

  在面对挑战时不逃避而是承担。

  “狗拿耗子”或许在有些人眼中是多管闲事,但在真正有责任心的人眼里,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。

  别再轻易嘲笑那些“瞎操心”的人,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早意识到:真正的责任,从来都不只是岗位说明书上的几个字,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对集体利益的守护。

  愿每一位职场人都能成为那个“愿意多看一眼、多说一句、多做一点”的人,因为你今天的每一次“多管闲事”,都可能是未来晋升、信任和机会的起点。


All Rights Reserved www.goodjob.cn 版权所有
企业招聘服务热线: 4006683633

首页 兼职 顶部